【本报讯】最高检察院法律信息中心负责人哈尔里.西雷加尔(Harli Siregar)表示,最高检察院正在研究国有银行和地方银行向PT Sri Rejeki Isman(Sritex)纺织公司发放贷款所涉腐败案件中可能存在的国家损失迹象。
哈尔里周四(5月15日)在雅加达说,“我们希望从各种证词中分析是否存在与涉嫌违法行为或滥用职权等有关联的法律事实,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国家财政受损。”
哈尔里表示,最高检察院将持续审查违法行为的相关方面。特别刑事犯罪调查局的调查人员目前也正在收集证据,以查明此案中是否存在刑事犯罪行为,包括传唤银行等相关证人。
哈尔里说,“例如,贷款发放是在PT Sritex财务状况良好时进行的,还是在其财务状况已经恶化时?这些正是调查人员需要深挖的问题。”
PT Sritex于2024年10月被宣布破产,并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停止运营。该纺织企业的破产管理人记录显示,其债权人债务总额高达29.8万亿盾。在固定债权清单中,包括94名普通债权人、349名优先债权人,以及22名别除权债权人。
优先债权人因法律赋予的优先权地位而享有特殊待遇,其中包括Sukoharjo税务分局、梭罗和三宝垄海关、中爪哇-日惹特区地区海关总署,以及外资税务第四分局等机构。
而在别除权债权人和普通债权人名单中,包含多家银行及该纺织企业的商业伙伴。多家金融机构提交的债权金额极为庞大。
最终,PT Sritex破产债权人会议达成一致,决定不实施企业持续经营(going concern)方案,转而进入债务清算程序。(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