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对于印尼-欧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IEU-CEPA)将于2025年9月完成谈判的乐观态度,仿佛重新开启了近年来日益狭窄的贸易通道。
这一期望因普拉博沃•苏比安托总统对欧洲多国进行的国事访问而显得愈发强烈,因此行携带着贸易和投资的战略议程。
然而,在这积极氛围的背后,潜藏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特别是与欧盟(EU)严格的环境法规相关,例如欧盟零毁林法规(EUDR),它仍是印尼出口商,尤其是棕榈油、木材和咖啡行业出口商的心头大患。
印尼-欧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IEU-CEPA)确实承诺了关税减免和市场准入便利。然而,另一方面,该协定也可能成为法规协调的工具,反而强化了欧洲版本的可持续性标准。
在各种CEPA协议草案的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章节中,欧盟经常将强化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和可追溯性(traceability)原则的条款列为绝对要求。
这意味着,IEU-CEPA的完成非但不会软化欧盟零毁林法规(EUDR),反而有可能使其全面实施合法化,甚至将其确立为农产品出口的标准要求。
陷阱正潜藏于此。印尼或许能获得关税优惠,但与此同时也将背负起复杂且昂贵的合规技术验证负担。
在这方面最脆弱的行业无疑是棕榈油。印尼和马来西亚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生产国,从一开始就对欧盟零毁林法规(EUDR)表达了最强烈的反对。
然而,如果政府不准备好国家层面的零毁林土地核查和认证机制,印尼的谈判地位可能会被削弱。相反,短期内可能受益的行业是特种咖啡商品以及已获得FSC/PEFC(注)认证的木制品,因为它们更早满足了全球市场的可持续性标准。
然而,这些好处只能由资源丰富的大型出口商获得,而小农户如果不参与适应性发展计划,则面临进一步边缘化的风险。
政府通过普拉博沃总统此次访问实施的外交战略需要得到切实措施的支持。例如,加强国家可持续性核查系统(National Sustainability Verification),并确保土地数据与欧盟平台的互操作性。
此外,东盟(Asean)需要采取区域性的联合行动,并建立如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那样的联合谈判集团,以挑战欧盟零毁林法规(EUDR)标准的垄断地位。
印尼还可以利用IEU-CEPA架构内的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ttee)来表达异议,并敦促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长的过渡期。
从出口价值来看,印尼中央统计局(BPS)和欧盟统计局(Eurostat)的数据显示,2023年印尼对欧盟的出口额达195亿美元,低于2022年的214亿美元。这一降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欧盟零毁林法规(EUDR)导致的原棕榈油出口额暴跌造成的。
随着 IEU-CEPA 的实施,预计中期内出口增长潜力将达到每年 5%-7%,尤其是在汽车、纺织和电子等制造业也能获得优惠关税准入的情况下。
然而,本报认为,如果上游产业如种植业和林业未能准备好采纳可持续做法,出口的激增可能会被更复杂的非关税壁垒所阻碍。
归根结底,印尼-欧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IEU-CEPA)不仅仅是一项涉及关税,还涉及标准的协议。政府需要确保对出口的支持不仅体现在政治谈判上,更要落实到解决土地治理、农民帮扶以及简化认证体系等领域的国内改革中。
注:FSC代表森林管理委员会,而PEFC代表森林认证认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