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预计在印尼-欧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IEU-CEPA)正式生效后,纺织产品的出口表现将提升。甚至,企业家已准备好将出口产量增至60%。
印尼长丝纤维和纱线生产商协会(APSyFI)透露,欧洲市场潜力巨大,虽然并不能立即取代可能因特朗普关税影响而减少的美国市场份额。
APSyFI总主席Redma G. Wirawasta称,该协会的目标是在IEU-CEPA生效后,将纺织品出口提升至30%。并随着时间推移,在两年内完成原产地证书(COO)的调整后,出口增长有望超过50%。
“纺织及纺织产品(TPT)出口量能增长60%。”
他说明,原产地规则至关重要,尤其是为实现对欧洲出口享受0%关税。其要求是出口产品所用原材料必须源自印尼或欧盟。
根据中央统计局(BPS)数据,2024年向西欧出口上游纺织产品的金额达2460万美元,重量为817万公斤,并对北欧出口额为98万6080美元,重量为36万5691公斤。
另一方面,2024年,对南欧同类产品出口额达2460万美元,重量为840万公斤,去年对东欧出口额为650万美元,重量为500万公斤。
“但这取决于政府如何应对与整合相关的问题,因为原产地规则以及与零碳排放相关的绿色工业趋势符合《巴黎协定》的关注点。”
据他称,若印尼获得出口欧洲的0%关税,所以印尼的纺织品将能够与中国、印度和越南竞争。
“此外,中游和上游产业也将被拉动,因为适用的原产地规则是两步流程,要求其原材料必须在国内生产。”
另一方面,他也强调绿色产品的问题,这从原材料/辅助材料的角度,以及涉及加工过程中的碳足迹,包括绿色能源和物流方面,都是主要的关注点。(l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