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安托承诺将尽快解决安巴拉特(Ambalat)海域争议问题。目前马来西亚官方拒绝使用“安巴拉特海”这一名称。
周四(8月7日),普拉博沃在西爪哇省万隆市对记者表示:“我们正在寻求和平、妥善的解决方案。”他强调该问题需要印尼与马来西亚双方共同协商,并承诺将以和平方式解决安巴拉特区块争议。“双方都秉持着良好意愿,核心目标是达成妥善解决。”
此前,马来西亚外交部正式宣布将使用“苏拉威西海”指代安巴拉特区块海域。这一声明发布之际,两国正就长期争议海域的共同开发可能性进行磋商。
马来西亚外交部在8月5日的官方声明中援引2002年国际法院关于西巴丹岛和利吉坦岛主权争议的裁决,称该判决进一步强化了马来西亚在该海域的海洋权益。“外交部强调,任何术语的使用都必须准确反映马来西亚对相关领土的主权及合法权利。”
这一决定并非无迹可寻。早在官方声明前,马来西亚外交部长穆罕默德·哈桑已在国会提及此事。他提出马来西亚的主张基于两大依据:
其一,马来西亚在苏拉威西海的海洋权益以1979年新版地图为主要依据;
其二,2002年国际法院对西巴丹岛和利吉坦岛的裁决进一步巩固了其主张。
哈桑在议会演讲中解释拒绝“安巴拉特”称谓的原因:“请注意印尼使用的‘安巴拉特’术语。其主张范围涵盖部分苏拉威西海,包括ND6和ND7区块。”援引《新海峡时报》的消息报道,他称:“马来西亚根据国际法认定这些区块属我国主权范围。因此符合马方立场的准确表述应为‘苏拉威西海’而非‘安巴拉特’。”
安巴拉特海域,更准确地说应是安巴拉特区块,是印尼与马来西亚之间存在主权争议的海域。历史上,印尼根据1957年《朱安达宣言》原则和1969年大陆架划界协议,主张该区块属于其领土范围。但马来西亚同样对这片海域提出主权声索,尤其针对ND6和ND7区块,其依据是2002年国际法院关于西巴丹岛和利吉坦岛归属的裁决。
这片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引发争议的核心原因。两国已通过谈判和联合资源勘探合作等方式尝试解决争端。尽管双方均坚持主权主张,目前安巴拉特海域实际上由印尼与马来西亚共同管理部分区域,同时持续寻求永久性的海域边界解决方案。(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