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石化行业承压 呼吁议会给予政策支持
-

8月22日,印尼国会第七委员会在万丹省芝勒贡市PT Chandra Asri Pacific Tbk公司开展专项调研。
【本报讯】印尼烯烃、芳烃与塑料工业协会(Inaplas)主席苏哈特·米亚尔索(Suhat Miyarso)表示,过去五年来,印尼石化产业持续面临巨大压力,亟需印尼国会提供切实的政治支持,以助力行业渡过难关并实现复苏发展。
苏哈特在22日陪同印尼国会第七委员会赴万丹省芝勒贡市PT Chandra Asri Pacific Tbk公司开展专项调研时指出:“目前石化行业处于低谷,我们希望明年能够逐步恢复。在国会的政策支持下,石化产业的发展将更加顺利。”
苏哈特表示,产业困境在多个经济指标中已充分显现。制造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仅为18.9%,远低于理想水平30%;印尼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仅为46.9,低于荣枯线50;整体经济增速仅为5.12%,难以为石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他进一步指出,新冠疫情和地缘冲突等外部因素叠加影响,导致包括Chandra Asri 与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在内的多个重大项目受阻,尚未顺利推进。
在此背景下,Inaplas向国会提出三方面诉求:一是立法层面,应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避免政策碎片化,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合力。
二是政策层面,应审慎评估部分自由贸易协定(FTA)带来的冲击。由于关税全面放开,进口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严重压缩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
三是原料供应层面,应确保国内天然气以合理价格稳定供应,并采取措施解决工业盐供应不足问题。目前印尼工业盐年需求量逾200万吨,而高规格盐品国内尚无法满足。
苏哈特强调:“如果没有有效的政策保护和原料保障,国内企业难以与进口产品竞争。”
当天,印尼国会第七委员会专项调研组组长楚斯努妮娅·查利姆(Chusnunia Chalim)也指出,自由贸易协定、原材料供应短缺等问题正在削弱本国工业竞争力。她呼吁政府与企业加强协作,系统评估相关政策,避免国内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她表示:“我们此次走访Chandra Asri,正是为了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合作提升产业竞争力,使印尼工业不落后于其他国家。”
楚斯努妮娅强调,应对自由贸易协定等国际经贸政策进行全面审视,评估其是否真正达到预期目标。“当前部分产品由于原料依赖进口,成本偏高,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这一问题亟需解决。”(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