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金融服务管理局(OJK)公布了国有银行在承担多项国家任务中的最新业绩。
 
与国有银行相关的政府项目包括人民企业信贷(KUR)、红白村合作社,以及“300万套住房”计划。
 
OJK银行业监管执行主任Dian Ediana Rae表示,银行业作为金融服务业中总资产规模最大的行业,理应在支持政府项目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Dian在2025年8月20日(周三)的书面回复中指出:“银行可以利用政府已启动的多项计划,包括由政府资金支持的红白合作社(KMP)计划、300万套住房计划以及免费营养餐(MBG)计划,作为业务拓展的机遇,例如通过发放高效优质的贷款和融资。”
 
他进一步表示,总体来看,截至2025年6月底(即上半年),国有银行的表现依然稳定。这体现在其流动性和资本充足水平上,均已满足OJK规定,并符合国际标准。
 
贷款发放同比增长7.35%,达到3,714.35万亿盾,信贷质量保持稳健;与此同时,第三方资金同比增长10.56%,达到4,228.32万亿盾,二者走势一致。
 
国有银行的盈利能力(资产回报率/ROA)保持在合理水平,上半年利润达到60.42万亿盾,并实现了既定的银行业务计划(RBB)目标。“这表明其业绩具有韧性与稳定性。”Dian强调。
 
此外,国有银行协会(Himbara)的流动性状况也保持充足。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分别处于129.80%—187.04%和110.37%—143.02%之间,均远高于100%的监管门槛。
 
OJK还指出,国有银行的韧性还体现在充足的资本充足率(CAR)上,这在全球不确定性背景下为风险缓释提供了有力缓冲。OJK预计,国有银行未来业绩仍将保持强劲。
 
OJK同时评估称,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依然宽裕,足以应对信贷和融资扩张,以支持各项国家计划。
 
“ OJK继续提醒银行业,在参与政府项目、开展贷款及融资业务时,必须始终坚持风险管理和良好治理原则,从而保持银行稳健经营并实现持续健康增长。”Dian总结道。
 
在四大国有银行中,目前仅有两家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底的财务业绩,即印尼人民银行(BRI)和印尼国家银行(BNI);万自立银行(Bank Mandiri)和印尼国家储蓄银行(BTN)则仍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
 
BNI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0.09万亿盾,而去年同期为10.69万亿盾,同比下降5.58%。
 
与此同时,BRI上半年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合并净利润26.28万亿盾。去年同期为29.7万亿盾,同比下降11.53%。若计入少数股东权益,BRI 2025年6月的当期净利润为26.53万亿盾。
 
尽管尚未披露2025年6月的业绩,但万自立银行在2025年5月实现净利润19.65万亿盾,较去年同期的19.63万亿盾小幅增长0.13%。
 
同期,万自立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4.2%,达到31.7万亿盾,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3.21%,达到7.53万亿盾。
 
至2025年5月,BTN录得本年度净利润1.19万亿盾,同比增加3.31%。(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