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尼在第六届东盟环境可持续城市奖暨第五届认证表彰奖这一权威盛事中斩获五项大奖,再次创下令人自豪的地区性成就。这一成就充分证明印尼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同时巩固了其在东盟环境合作中的国家地位。
该奖项授予在实现可持续环境治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东盟城市及地区,评估指标包括洁净空气、清洁水源、未被污染土地三大核心要素,以及城市生物多样性、绿色开放空间、循环经济应用等新增指标。
印尼代表团团长、气候变化控制与碳经济价值管理副部长阿里·苏迪扬托表示:“印尼高度认可东盟环境可持续城市奖和第五届认证表彰奖的价值。期待更多东盟城市能够满足该奖项的评估标准。”
本届评选中印尼五个地区荣获奖项:
一、班尤马县社区垃圾管理
班尤马县凭借创新包容的社区垃圾管理模式荣获东盟环境可持续城市奖。通过运营67家活跃垃圾银行、推行3R原则(减量、复用、回收)、生产垃圾衍生燃料等措施,该县成功实现77%的垃圾处理率。3R原则垃圾处理站、蛆虫养殖、堆肥处理技术及绿色采购等创新实践,使班尤马成为东南亚垃圾管理的典范和区域学习标杆。
二、玛琅市洁净空气
玛琅市荣获大城市组洁净空气认证表彰。该市通过定期车辆排放检测、种植518棵绿化树木、降低污染物浓度至国际标准等举措,使空气质量指数达到88.36,显著提升公众健康水平、经济生产力和教育质量。
三、万隆市清洁水源
万隆市获大城市组清洁水源认证表彰。该市成功提升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覆盖率,91.68%家庭获得安全饮用水,82.55%家庭和工业单位接入国家废水处理系统。通过创新性将泉水区改造为多功能公共空间,万隆市大幅降低腹泻发病率,成为东盟水资源管理标杆城市。
四、巴东市循环经济
巴东市获大城市组循环经济认证表彰。该市通过垃圾银行、蛆虫养殖、绿色采购计划等项目,将废弃物转化为经济资源。位于埃伊丁金最终处理场的综合垃圾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200吨,可生产水泥行业协同处置燃料,并建设基于堆肥、生物转化和热解技术的附加设施。
五、尖米士县未被污染土地
尖米士县获小城市组净地认证表彰。通过推行298个3R原则垃圾处理站和垃圾银行(包括社区主垃圾银行)、“垃圾慈善”项目、祭祀塑料禁令、最佳垃圾储户摩托车奖励等创新措施,该县日均垃圾填埋量从2019年的45卡车骤降至2024年的9卡车。同时开发班贾拉尼亚和西米亚克填埋场的甲烷气体能源化项目。
这些成就彰显了印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班尤马的社区垃圾管理、玛琅的空气质量提升、万隆的水资源管理、巴东的循环经济实践、尖米士的垃圾减量措施,均为东盟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例。
阿里强调:“我们将持续推动‘阿迪普拉’计划与东盟环境可持续城市标准的协同作用,助力更多印尼城市在国际舞台竞争并获得认可,为全体民众创造更优质的生活环境。”
印尼重申加强东盟可持续城市倡议的承诺:“国内实施的‘阿迪普拉’计划将持续与东盟环境可持续城市标准对接,使更多城市达到区域标准并赢得国际荣誉。”
通过此次成就,印尼不仅提升了获奖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更激励东盟其他城市复制最佳实践,共同迈向绿色、可持续、包容的城市发展道路。(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