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讯】7月13日,“今晚戏剧之神降临,给了我们一个特别的夜晚”,原创粤语音乐剧《大状王》12日晚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达成第50场公演,剧中扮演“阿细”的演员郑君炽如是说,语气中充满骄傲和感恩。
 
  《大状王》由香港西九文化区委约创作,西九文化区及香港话剧团联合主办及制作,曾横扫第三十一届香港舞台剧奖,包括最佳制作、原创音乐、导演、男女主角在内十项大奖。此次内地巡演从上海开始,7月11日登台北京将连演11场。
 
无论是刘守正、郑君炽、丁彤欣的原版组合,还是梁仲恒、袁浩杨、陈书昕的青春版阵容,都受到京沪观众的喜爱,在之前的见面会上,梁仲恒开玩笑说第一次被夸“靓仔”让自己受宠若惊。“睇《大状王》”近期在内地几乎成为一个现象级的话题。
 
  对此,香港话剧团行政总监梁子麒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坦言,希望借助《大状王》的火爆,助力原创粤语音乐剧的发展。“香港积累了一群优秀的粤语音乐剧人才,包括作词、作曲和演员等,《大状王》的票房好,就能把整个行业托起来一些,让大家也敢尝试新产品,也让内地观众有更多欣赏港产好剧的机会。”
 
  他回忆,香港话剧团约20年前就开始在内地演出。“我们一直坚持演后谈环节,记得最早的时候,观众在演后谈还会说‘我们以为香港是文化沙漠’,这样演了四五年,演后谈再没人说这样的话了。这一点我特别欣慰。”让梁子麒记忆深刻的是2013年《最后晚餐》首次来北京小剧场演出,“当时我们对北京观众的口味不熟悉,有一场的字幕板还临时坏了,但这部戏口碑特别好,票卖光了还有观众进来坐在地上看”。
 
  也是《最后晚餐》这部剧,曾作为香港话剧团推出的原创剧目普通话版在内地上演。普通话版的导演刘守正,正是此次《大状王》原版组合的主演之一。第50场演出中,他和郑君炽一同被戏剧之神眷顾,在遇到帘子没升上去的舞台事故时,二人临危不乱,放慢语速,为后面工作人员紧急修正道具争取了时间。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丝毫没有影响观众的观演情绪。
 
  “我们很愿意和内地院团合作”,梁子麒介绍,此前香港话剧团授权“话剧九人”出品制作的普通话版话剧《原则》在北京、厦门、广州等地巡演,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合作了《邂逅月台》,与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共同推出经典话剧《德龄与慈禧》,都取得很好的社会和市场效益。“关键在于选择合作伙伴,需要做事情的想法比较一致,普通话对内地观众来说没有观演障碍,而且有机会巡演到更多地方。”
 
  香港话剧团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的积极推动者。据梁子麒介绍,此次《大状王》在巡演之前曾举办过演员海选,剧中扮演“阿香”的覃一凡来自广州,曾在音乐剧《雄狮少年》中扮演女主角。“我们清晰认识到,香港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员,有责任促进湾区的文化交流。西九文化区是香港的一张文化金名片,我们希望这张名片上有香港话剧团浓墨重彩的一笔。”